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翻译
问答
2025-04-27 10:21:10
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翻译为: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当:挡住,抵挡。这句话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原文选段: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译文:
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你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赏析: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