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急性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冬季和早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魔鬼时间”。

是临床实践中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脱贫致富三五年重病复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真实写照。

通过仔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一年中冬季频繁发生,另一个是一天中早上频繁发生。事实上,早在100多年前,学者们就已经观察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季节和时间规律。

近年来,北京一家医院研究了58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现226例在冬季,即11月至2月,年发病率为39%。春、夏、秋季8个月,23例平均发病年龄60个月,而冬季33个月平均发病时间4个月。冬季月平均发病率高于其他三个季节。研究还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时间有关,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早上5点到6点,发病率为7到8,是5到6点的2倍,是9到9点的8倍,是5到6点的5倍。这与美国学者的报告基本一致,即大约40%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早晨。

这种季节性和逐时性疾病规律性的原因仅仅是天人合一在人类生理活动中的反映。

寒冷天气使人类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降低,导致高凝低溶解度。同时,它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粘度,容易形成动脉血栓。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开始积极思考,交感神经紧张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浓度增加,这将收缩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加快心跳,增加心肌的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