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

冯友兰先生在《新事物与米德赞扬中国》一文中首次指出,普通人比老年人更看重年轻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简短例证。这是青年时代,这个时代应该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那时起,年轻人抬起头来,发现了自己。他们不再只是祖父母的孙子、父母的儿子和社会的孩子。他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群体,发现了自己和群体的力量。他们与传统和社会作斗争,不断争取自己的领导权,甚至社会领导权。他们应该真正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然而,与所有时代和所有社会一样,中国的领导权掌握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手中,尤其是中年人。于是出现了年轻人对学校教师和社会统治者的抵制。他们反抗传统和纪律,放慢速度,有时支持攻击。这位中年统治者记得五四运动之前年轻人的沉默。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制造麻烦,制造麻烦。第一步是压制它。但没有,所以这是敷衍。敷衍到难以清理的地步,要集体训练,开创新局面,但我们要拭目以待。自古以来,年轻人就抵制传统和社会,但他们总是在压力下低头,所以他们不能做出很大的努力,可以保持沉默。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争吵是很常见的,这是一种压抑和反抗的表现。在政治上,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也存在斗争。从汉代的贾谊到1898年运动的六君子,这样的例子并不多。中年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当老年人的力量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那就是老年。当年轻人的力量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那就是青年时代。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力量是相互消长的,但中年人总是掌权的,所以中年是什么并不重要。老年人的衰败是过去,年轻人仍然天真,而未来。只有中年人占据了现在。他们在抚慰老人、培养年轻人的同时,也在嘲笑前者,讨厌后者。舒适是好的,但修行往往是坏的,所以更难。培养是以中年人的知识和经验为标准的。一般来说,培养有前途的中国人是必要的,他们热爱和热爱事物。年轻人讨厌这种封闭而典型的标准,这阻碍了他们理想的飞跃。在厌倦理想之前,他们不愿意被压入典型,所以他们总是在无限的境界中奋斗和期待。中年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年轻人总是喜欢横着走,不走正确的道路。据说这是时代的疾病。事实上,这是受承德的物质之路、奋斗之路的压迫,而物质美德的实现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平衡中实现的。这两种力量总是一步一步地保持平衡。它们自古就存在,但现在它们更肤浅了。年轻人喜欢说他们“天真”和“纯洁”。但看看这个时代,有很多有经验的年轻人。复杂但只能自己工作。当涉及重大事件和重大疑虑时,它又显得幼稚了。年轻人需要进步和改革。当然,它们是好的。他们有斗争的力量。然而,很难专注于大问题,也很容易从小问题开始。他们的全部精力最终可能只用于他们自己的物质改革和进步。因此,他们傲慢、奢侈、放肆,什么都做,什么有益的和不公正的事都不做,一个人也没有。中年人并不缺乏这样的人,但他们的效率却赶不上年轻人。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变得心胸狭窄,那就是做一个自已的汉人,糊里糊涂地生活,或者退后一步,变得消极,漫不经心地处理事情,一点也不严肃。有足够的中年人。然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养成这些习惯,然后在你变老之前变老。幸运的是,年轻人很容易回头;浪子回头的孩子不会换钱;与中年人不同的是,他们经常犯错误,陷入困境。年轻人很容易重生并改变他们的外貌。他们的确可以自高自大。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漫长的岁月和广阔的道路。简而言之,可能还有更多。有可能依赖更多,所以年轻人很疯狂。人们说,当你年轻时不疯狂时,你什么时候会疯狂?不错,但这种愤怒必须在那个时候消除,否则你会忘记自己。年轻人喜欢讽刺、嘲笑和责骂。他们一学习就成功了,不能离开,但只够快一段时间,过了很长时间他们就会感到无聊。年轻人有自己的理由责骂中年人逃避现实、机智、不奋斗和妥协。然而,年轻人有时会让现实包围他们。他们不能伸出头来睁开眼睛。他们只能隐约看到前面的一段路。这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另一个小地方。如果你能在所谓的“世界之外的世界”中休息一下,你也许能扩大自己。年轻人有时会多疑。过去,他们认为读书不能拯救国家。当时蔡觉敏先生指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平衡的观点。如果你知道这种技巧,你可以平躺。只有当我们能够扩大自己,提升自己时,我们才能有真正的“工作和认真”。在这里,我们需要奋斗。蔡觉敏先生不愧为一名教师。年轻人仍然需要老师。你不需要充满仁义和道德,要有尊严,不需要一手传经,一手拿剑。只要你认真和善地服务,你就是一名教师。但这些人必须组织和合作。合理,但不敷衍,重归纳,还要回归守法。不要依靠孩子气向年轻人乞求怜悯,不要依靠甜言蜜语购买优秀的年轻人,不要依靠刀枪向年轻人展示。只有当你的言行一致时,你才应该勇敢地放手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学校的基础必须放在学校里。学校也可以尝试社会化,但青少年培训仍然必须在学校进行。这所学校就像一个实验室。它可以严格计划一切。除非允许它退化到那种程度,否则它不是温室。培训应以集体为重点。如果集体训练良好,个人将改变自己的外貌。据说老师只需要传授知识,学生应该自己磨练。然而,我们必须首先进行集体培训,让年轻人有勇气帮助和惩罚他人,然后让他们磨练自己。教师肩负着集体培训的重任。目前的导师制侧重于个人指导,这是琐碎且难以实践的。最好推迟,让每个人都专注于集体训练。校外,首先是集中训练,从集中军事训练开始,然后是各种训练班。前者似乎过于简单,效果比预期的差得多,而后者似乎几乎相同。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培训班只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基础需要在学校培养。在青年人中,学校的使命更为重要,中年教师的责任更为重要。他们必须努力工作,带领一群年轻人走上德才兼备的道路。1944年6月9日制作。(原载于《中学生》第78期,1944年8月)